輔大夜間部導師共融營 


輔仁大學夜間部的導師制度,設立於民國六十八年九月。當時的故校長于斌樞機主教,有感於夜間部學生上課時間短促、來去匆匆;教師除授課外甚少有機會提供解惑之道。遂促請當時之部主任薛保綸神父,設法推展夜間部學生的輔導工作。

初期,薛部主任延聘六位導師,並商請詹德隆神父擔任督導,以提供導師在職訓練及協助具體策劃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和摸索,導師工作日漸落實,方向日趨明朗,工作人員日漸增加並逐漸發展。

目前夜間部共有十九位導師加上一位督導。前任部主任呂漁亭神父及現任主任滕允中神父都非常重視導師工作,並時與勉勵。每一系設一位導師,負責各系一至四年級的學生輔導工作;若系為雙班,則由兩位導師共同負責。導師都各有專用辦公室,以便對學生個別輔導及處理有關輔導事宜。期使學生們的人格發展達於「真、善、美、聖」的境界。

導師們因常與學生有約,所以彼此之間到少有碰面的機會,幸好隔周兩小時的導師團體時間及每學期一次的校外共融活動彌補了這方面的欠缺。導師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做在職進修、問題研討、意見交換等活動,並因而增進情感。

這學期的校外共融活動,是在春雨濛濛的三月中,於聖心女中舉行的。活動內容在督導李秀華的精心安排下,分:成長回顧、影片欣賞與分享、彌撒及潭與主相遇的經驗等單元;並藉著色彩遊戲,幫助彼此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聖心女中在週末及週日的春雨中,四周環境是那麼的幽靜!導師們圍坐在柔和的燈光下,窗外綠意盎然,杜鵑盛放,窗內色彩悅目的椅墊,令人溫暖而舒適,整個人也因此而全然放鬆。就在這樣的氣氛中,有人拿出了生命成長中不同時期的照片,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娓娓道出自幼及長的甜蜜與辛酸,得意或尷尬,分享的態度是真誠又開放的。導師們在學校多是傾聽者的角色:聽聽學生的心聲、聽聽他們的喜樂與困惑,而此刻面對這麼多善解人意的傾聽者,每個人也都有勇氣並願意把自己生活上與主相遇的點點滴滴自然流露,與人分享。有些故事曲折傳奇,有些則平凡單純,但天主不就是如此的神奇,透過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人相遇嗎?因次每個故事都令人感動。

共融營除了心靈的探索外,也有輕鬆活潑的一面,一位導師教唱的「主是葡萄樹」,旋律輕快,導師們不禁手腳舞動起來,且哥且舞真快樂!歌詞是:「主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枝子連於葡萄樹。我們若常在主的裡面,就能結豐盛的果子,若是離了主我們什麼都不能,枝子不能做甚麼,主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在主裡結豐盛的果子」。導師們都愛上這首歌而且隨時詠唱,成了這次共融營歌。而細細體味歌詞對於這群導師們尤其深具意義。

輔大夜間部的導師們共同的特色是—均為教友。因為輔導學生的工作需要愛心與耐心,而面對學生的各種問題也惟有站在愛的出發點才能圓滿的解決;不正需要經常與主結合,常在主內嗎?否則就如同離了葡萄樹的枝子一樣,什麼都做不成了。

一天半的共融活動,拉近了導師們的距離,心靈也更為相契,在這個信仰的團體內,每個人的心願是—為輔大全人教育盡一份心力。